据悉,全球芯片制造商争相生产人工智能(AI)芯片,已导致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和服务器的传统芯片供应开始趋紧。行业高管与分析人士指出,这不仅引发部分客户恐慌性采购,还使其价格大幅上涨。
这股AI热潮带来的意外连锁反应,正为存储芯片制造商送上“及时雨”。包括三星电子(SSNLF.US)在内的存储芯片商在提供先进AI芯片方面本就落后于竞争对手,而此次价格波动提振了它们的股价。
多位高管表示,常规半导体的供应已变得如此紧张,随着设备制造商疯狂囤积存储芯片,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正蓄势进入一些分析师所称的“超级周期”。
“过去一两个月里,需求出现了大幅激增,”半导体分销商Fusion Worldwide总裁Tobey Gonnerman表示,“情况的发展确实快得让人始料未及。”
“目前市场上肯定存在抢购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很快会愈演愈烈。现在还出现了双倍或三倍下单的情况,就像我们在以往多次短缺中看到的那样。”
产能转移引发供应短缺
自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引发生成式AI热潮及全球竞相建设AI数据中心以来,存储芯片制造商便开始将更多产能分配给用于构建英伟达(NVDA.US)强大AI芯片组的高带宽存储(HBM)芯片。
此外,来自中国的长鑫存储等竞争对手在低端芯片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促使控制全球DRAM芯片市场约70%份额的三星和SK海力士加速向高端芯片转型。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资金在流动,推动了需求增长,”研究公司TechInsights驻圣何塞的副董事长Dan Hutcheson表示。他所指的是近期围绕芯片和数据中心展开的一系列技术交易。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谷歌(GOOGL.US)、亚马逊(AMZN.US)、Meta(META.US)、微软(MSFT.US)和CoreWeave(CRWV.US)等主要科技公司,今年预计将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4000亿美元。
分析师指出,在此热潮之下,传统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机正迎来更新周期,手机销量也超出预期。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非HBM存储芯片的供应紧张,并推高了其价格。目前,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已开始升级或更换2017至2018年上一轮热潮期间采购的服务器。
“六七个月前,他们还手握大量DDR5服务器内存,”Gonnerman在谈及主流服务器芯片时表示,“但现在DDR5服务器模组的平均售价正在飙升。显然,这对美光(MU.US)、海力士和三星来说是个好消息。”
此外,TechInsights的数据显示,适用于多种设备的DRAM芯片现货价格,9月同比上涨近两倍,而4月时同比涨幅仅为4%。
本季度DRAM芯片的平均库存周期已从去年同期的10周、2023年初的31周,降至仅8周。
KB Securities研究主管Jeff Kim预计,若当前价格上涨趋势持续,明年非HBM存储芯片的盈利能力将超过HBM芯片。他估算,今年7至9月,三星普通DRAM芯片的营业利润率约为40%,HBM芯片则为60%。
美光上月也预测,到2026年,HBM和非HBM芯片都将实现可观的利润率。
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芯片价格飙升可能会加大消费电子和服务器制造商的利润压力。目前,这些厂商已在应对美国关税提高带来的成本上涨,以及中国扩大稀土出口限制可能引发的供应链中断问题。
“最近DRAM短缺问题如此严重,我们对此越来越担忧,”中国台湾工业计算机供应商研华科技嵌入式业务部门总裁Miller Chang表示。
部分厂商正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例如,英国个人计算机制造商Raspberry Pi本月初宣布涨价,称存储成本较去年上涨了约120%。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地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Eben Upton表示。
对“超级周期”的审慎态度
非HBM芯片盈利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存储芯片制造商今年的股价上涨。其中三星股价涨幅超过80%,SK海力士和美光股价分别飙升170%和140%。受DDR4芯片短缺影响,中国台湾存储芯片制造商和存储模组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也出现上涨。
不过,投资者仍在警惕AI泡沫出现的迹象。
Hutcheson认为,“超级周期”这一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他表示,行业正经历典型的短缺期,通常会持续一到两年。TechInsights预测,2027年芯片行业将出现下滑。
三星因在非HBM芯片领域的较高投入,有望从此次热潮中获益。但投资者对三星能否快速缩小在HBM芯片领域与SK海力士、在代工领域与台积电(TSM.US)的巨大差距,仍持谨慎态度。
“投资者对三星的态度已从极度悲观转向极度乐观,但后续发展仍需拭目以待,”总部位于首尔的三星投资方Petra Capital Management的执行合伙人Albert Yong表示